8月15日,*全國生態日山東主場活動在蒙陰舉辦。近年來,臨沂市堅定落實循環經濟發展理念,緊盯“三個關節”貫通鏈條全程管理,建筑垃圾安全處置率達100%,蹚出了一條綠色低碳治理建筑垃圾的好路子。
記者了解到,臨沂規范“出口關”,強化源頭減量。城管、住建、行政審批等部門聯合制定建筑垃圾處理備案制度,將處置核準納入施工許可審批“一張清單”,確?!胺渤鐾痢⒈睾藴省?,申報處置核準率保持100%。壓實建設單位首要責任,督促優化施工方案、處置方案,優選綠化回填等分類措施,實現有效減量、量減可見。
同時,嚴管“運輸環”,實現過程追溯。建設“四點一線”智能化監管平臺,共享公安、住建、交通、審批、生態等部門信息資源,推進聯動監管、聯合執法。對建筑工地、運輸車輛停車場、消納場、商砼站“四點”,以及運輸“一線”上的全部車輛,安裝監控設備,統一接入平臺,實現無縫隙“一網統管”。目前,89家登記備案運輸企業、2151臺車全部納入管理。
提升“消納點”,確保安全處置。將建筑垃圾治理納入《臨沂市環境衛生專項規劃》(2021-2035),落實法定職責,強化依法治理。積極拓展融資渠道,吸引社會資本參與,推進建筑垃圾消納場建設,提高建筑垃圾處理能力。目前,已建成消納場5座,總容量達1300余萬立方米,建筑垃圾安全處置率達100%。
記者了解到,臨沂大力發揮組團發展優勢,持續優化產業布局,推動建設裝修垃圾分選中心、再生商砼站和水穩站、再生裝配式建筑基地、技術*中心等,形成了從固廢回收到產品資源化利用的產業鏈條,實現了就地取材、就地生產、就地利用。建成資源化利用廠11座,發展上下游企業16家,年總處理能力達1400萬噸,近三年綜合利用率保持在77%左右,累計減少碳排放約1.48萬噸,處理規模和能力居全國前列。